王小波&村上春树 | 他们的十七岁

2014-04-11 村上小站 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

他们的十七岁

——谨以此文纪念王小波逝世十七周年

 

/村上小站

 

林少华先生曾经称王小波和村上春树是两颗质地相近的灵魂的不期而遇。王小波生于1952年,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他们年龄只相差三岁。1997年,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终年45岁。1994年,也就是村上春树45岁那年,他的《奇鸟行状录》出版,林少华先生誉该书是村上的巅峰之作。他们的命运不仅在45岁那年大相径庭,在17岁那年也同样如此。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自述17岁时的往事:

 

 “二十五年前,我到农村去插队时,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我们队里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了它,它的样子越来越糟。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

 

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倘若可看的书很多的话,《变形记》也不会这样悲惨地消失了。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在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被剥夺的时代,少年村上春树的生活则呈现截然不同的图景,村上在访谈中谈起他的高中时代:

 

“我高中时代几乎被爵士乐、电影和书本所淹没。

 

我的文学性教养的基础,显然是19世纪的小说。从十二三岁开始,到17岁左右为止,我一直都在阅读那方面的东西。

 

我最早阅读的长篇小说是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我初中时,觉得太有趣而读了三遍。

 

以目标来说,最伟大的典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我也喜欢狄更斯、巴尔扎克,但听到综合小说这词语时我首先浮现出脑海的是《恶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是我的目标点——或许无法达到——不过是朝向那里前进,如北极星般的定点。

 

大约十七岁我开始阅读英文书,后来大量接触亚文化的东西,不过在那之前始终贪婪阅读纯古典的、正面突破式的十九世纪的小说。所以,《恶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世界已经渗入了我的体内。

 

在十七岁那年,王小波因为一本被翻成海带卷的《变形记》而黯然神伤,因为思维乐趣的被剥夺而感到人生无比迷茫。村上春树的人生则“几乎被爵士乐、电影和书本所淹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渗入他的体内,一个新的世界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王小波说:“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终究,不管人生如何崎岖,王小波和村上春树不仅拥有了此生此世,他们都拥有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他们都走过了光荣的荆棘路。虽然,在诗意的另一面,或许我们已经失去了长安城,因为“长安城里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

报名参加明天的北京、上海、长沙线下阅读沙龙(《月亮和六便士》)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或回复“沙龙”也可了解详情。

 

村上春树作品爱好者的栖居之地

 

 

文艺连萌——对抗凶顽世界的力量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王小波&村上春树 | 他们的十七岁: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