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侦探小说的《漫长的告别》(文/ MK@1Q84)

作为侦探小说的《漫长的告别》

 

 

/ MK@1Q84

 

终于明白为何侦探小说、恐怖小说和神怪小说会逐渐成为在天朝最受欢迎的外国小说种类,当GimletScrewdriver一样被翻译成“螺丝起子”,又怎能指望中国读者体味《漫长的告别》中描述的日常琐碎里蕴含的诗意。于是只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惊悚悬疑的谜题、外貌出众的人物和波澜壮阔的场面才更容易吸引人,并且在记忆中长存;而细腻文笔刻画的生活点滴和犀利思维吐槽的人物心态,捧着译文的读者们就无从感受了。

 

我也不能。所以我只能从侦探小说的角度去读这本中文翻译的《漫长的告别》

 

案情不算复杂,艾琳因妒生恨杀害了抢走她身边两个男人的西尔维娅,于是特里不得不出逃,接下来艾琳又杀害丈夫罗杰,妄图嫁祸于马洛,但在马洛的调查、推理和盘问下真相大白,畏罪自杀。谋杀案到此结束,轮到另一个“罪犯”登场了,那就是特里•伦诺克斯——他杀死了自己和马洛的友谊。在一路勇往直前的刨根问底之后,马洛终于在友情的幻灭中完成这“漫长的告别”。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萧条的美国社会问题也渐渐浮现,面对现实的黑幕重重,读者们不可能相信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那些破案手法仍然行得通,无论是福尔摩斯的物证推理还是波洛的心理分析,在官员肮脏的双手和警察淌血的皮靴前都显得过于理想化了。如果说福尔摩斯和波洛对抗的是狡猾的罪犯,那马洛要对抗的就是冰冷的现实。只有一个冲破现实阻碍的硬汉形象才在对社会失望的读者面前有充分的说服力,于是菲利普•马洛应运而生,他挺得住恶警的拷打,敌得过恶棍的恐吓,经得起美钞的收买,受得了美女的色诱。如果说福尔摩斯是一个高智商社会边缘人反犯罪形象的人格化,那么马洛就是一个智勇双全反社会形象的人格化。在一个腐败横行,贪欲四溢的社会,非如此不足以拨开重重迷雾,揭露真相,伸张正义。

 

所以马洛破案也不依赖推理,而是靠脚(查)和嘴(问),也许还需要靠些微硬汉的气场,让罪犯当场心理崩溃,招出罪行。拼完了飞刀铁腕,英雄还要过美人关,相比之下去查一下挂坠的来历倒不那么难了。这也是作者对社会的另一重讽刺,案情如此简单,破起案来却层层阻碍,可见这社会腐朽到什么程度,更进一步说明当时当刻需要的不是聪明头脑的精密推理而是死磕到底的毅力和独善其身的勇气。当然判断力也很重要,毕竟在这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值得相信的人并不多,敌人会撒谎,情人会撒谎,兄弟也会撒谎(这是作为男人最不能接受的)。

 

他像一匹孤狼,在尘世中游荡。孑然一身,没有利益纠葛,没有情感纠纷——这一次他想有,但终究失去了。正所谓“哪有谁会喜欢孤独,只是害怕失望罢了”。冰冷的现实,把这一点点希望也剥夺了去,是这个故事最大的悲剧。

 

还好有酒。

 

香槟是一种用来共享的酒,马洛和洛琳共饮的时刻也是书中为数不多的温馨片段;而更多的时候,身陷孤独的男人——马洛或者罗杰——最好的陪伴是苏格兰威士忌;至于让马洛和伦诺克斯结缘的Gimlet则因为钱德勒独创的配方流芳百世。读完这个一钻到底的硬汉侦探故事,或许我应该上酒吧点一杯加苦料的Gimlet,然后去把英文版读一遍。

 

————————————————————

 

分享朋友

点击右上角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分享朋友圈”。

 

关注帐号

在“查找公众号”中搜索“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或“CSCS208209”。

 

昨日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每周一抄(3)——《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文 艺 连 萌——物 质 时 代 的 修 行 者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作为侦探小说的《漫长的告别》(文/ MK@1Q84):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