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Q14

去年(感觉还像是在谈昨天)买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当时草草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翻完,然后就一直撂下没再翻看,不是书本身不好,而是阅读情绪错位导致的无力阅读,就像拿错了钥匙去开锁也能转动锁芯有所松动,但是无法彻底打开门那样。

后来下了电子版的这本书,供偶尔上下班公车没座的路上翻看(如果有座还是坚持从包里取出纸质书看),然后竟然被我通过阅读电子版找到了开锁的情绪,也就是那把“钥匙”。不得不说,真是黑色幽默的有够可以。

可见,纸质书电子书其实没有那种所谓的殊途阅读感,皆不过阅读者本身心随境转之故。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电子版没有纸质书的用户体验好,可能是我们几千年骨子里遗留下来的竹简阅读基因作祟之故。从竹简到绢布再到书的历史是如此漫长,以至于时兴没半半世纪的电子书根本从一开始就输给了纸质书的历史厚度,而非人类的阅读习惯。

这也是我再读村上这本书时候的一点臆断。当然也有可能是第一遍纸质阅读打下的好基础帮我找到了电子版阅读时的“钥匙”而已。管它呢,反正找到“钥匙”。

村上在《无比芜杂的心绪》里面说,“多作观察,少下结论”,有那么一段执拗的脑子转不过弯的时期,我错误的解读为“只作观察不下结论”。再读村上这本书,我才知道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其实是“多作观察是为了方便你下更好更全面的结论”而非“不让下结论”。往往一时的观察,总会生出瞬间情绪,而这当下的瞬间情绪所作的结论往往浮于浅表,无法洞达真实相,全面的观察才能入微的描写,才能真正找到最佳最精准下笔处,就像为了射准靶心需要不断的矫正视线与靶的最佳直线距离那样。这才是村上这句话的意思。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N多村上“多作观察”的细处描写,当然也找到“少下”的“结论”。这就是我说的这本书的“钥匙”。其实一本书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刻意或者不刻意下所具有的普遍现实意义的结论。这一个个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甚至可以指导现实生活的结论就像是一颗颗隐匿在书里的珍珠,等待有心的读者将之串成项链。这也是两个横跨地域和时间的两个陌生灵魂通过“一个写一个读”搭起的对话桥梁。

村上的上本长篇小说差不多可以追溯到2006年(也可能是2007年,不大确定)在日本先发行的《1Q84 》,也就是说两本小说中间已然时隔7年。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依旧残留有7年前的痕迹,比如书里面的“红”所成立的公司,跟《1Q84》里面的小小人组织基本如出一辙,都脱胎于日本的邪教头目麻原彰晃创建的奥姆真理教。

如果把村上春树以奥姆真理教发动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写就的纪实文学《地下》比喻成树根的话,这两本书就是这棵树结的花。村上给了作为读者的我寻根的线索,这点让我(作为一个怀揣写作梦想的我)很感激,就像是有人教我怎么播种浇水施肥,至于开什么花那就只是时间问题。很多作家只给你开花,从来不给你说怎么埋根,或者压根像是保守长生不老的秘密似地不透露怎么播种埋根,一副生怕全世界都学会开花,自己的花没人嗅似的感觉。

村上在书里面影射的奥姆真理教,其实是为了帮助一些人通过阅读找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一些鸡蛋知道高墙的存在。洗脑的世界就像是一个闭路,村上一直努力的通过写作有意无意的打破这个闭路,让读者通过他的笔端摸到虚拟世界跟真实世界的出入口,不至于彻底在他人伪造的假想虚拟世界彻底迷路。这就是我所解读出来的这个作家的了不起的写作情怀,而这也正是让我一直很尊敬村上先生的地方。当然,我也不能太自恋,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之于每个单独的阅读个体而言,通过一本书有所思有所感,其本身已经超越了“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泛意义。

就是这样,看村上的书,有时简直都能内窥到大脑里面的齿轮在转动。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脑子齿轮转动的间歇蹦出了“2Q14”,真想到外面看看今晚是不是出现了两个月亮。(完)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2Q14: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