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新书评价两极化 被吐槽“有乌贼臭味”
《都市快报》讯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之年》最早引起读者关注,是3月份日本文艺春秋网站上公布了村上春树的新长篇小说计划,但只透露了个书名,关于内容只字未题。谜一般的书名瞬间引起各种推测,甚至导致后来日本评论界纷纷把矛头指向这一保密事件,认为新书能一周创下百万纪录,靠的就是这个“饥饿营销阴谋”——除了该书编辑和出版商老板,上市前没有一个人知道写了什么,大大刺激了读者的好奇心,使得该书未售先热。
真是如此吗?2010年《1Q84》火爆书市时,村上春树也面临过这样的质疑,后来他在与日本作家松家仁之的访谈中提到了这个大家说的“营销阴谋论”。村上大叔非常委屈啊,“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如果封锁消息,这样做,书能够卖好,大家早那么干了。”他说,以前自己出书,总是跟编辑商量,提前两个月出个书评样本吧,或者给媒体寄试读本,那书一面市就有书评问世,读者可以判断买还是不买。结果谁也没理他,书评出来照样晚了一个月。好吧,“所以,后来我干脆什么都没做。”
啥也没做,也能卖得如此畅销,恐怕只有村上了。不过,15字长书名的确很“吸引人眼球”。这是村上所有作品里,书名最长的一部。但也遭到了很多网友“吐槽”。“书名取那么长,连申请贴吧都被拒!”原来,国内每引进村上春树的一部新长篇小说,粉丝都会为这本书开个贴吧,圈立讨论阵地。但贴吧名的范围规定是14个字以内,可想而知,他的这本新书书名长到连贴吧都申请不了。粉丝们“曲线救国”,只好改名叫“多崎作吧”。
“巡礼之年”是什么意思?
那为什么不直接把书名缩短一些呢?译者施小炜说,他是完全按照村上自己取的书名来翻译的,“其实,只要你读过书,就会明白这个书名非常好,也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全书想说的内容。”
“巡礼之年”这个词在很多中国读者看来,有些陌生。施小炜解释:“村上春树是古典音乐狂热爱好者,巡礼之年是李斯特的一张音乐唱片,是一首非常单纯、没有和声的钢琴曲。书中也有提到。这个词的本义是指宗教信仰者去逐一朝拜心中的圣地。但这里肯定不是指宗教,村上本身也不是宗教主义者。其实,成年后主人公多崎作在女友的鼓励下,挨个去寻找昔日的好友,以求解开16年前的疑团。所以,这里的巡礼是指对友情的信仰,象征寻回失落已久的精神和自信。”
故事发生地为什么选择名古屋?
2002年,村上春树曾与两位朋友到名古屋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在游记中,他介绍说,名古屋是座完成了“孤立进化”的“魔都”,“与异界连接的巫术并没有消失”,这正是名古屋的魅力。异界,村上春树说,就是存在于自身体内的“黑暗”。这种“黑暗”与村上作品的《世界尽头……》《天黑以后》中描写的地下黑暗世界相通,与名古屋的地下街形象重叠。日本的名古屋,其实就像是世界之中完成了“孤立进化”的日本。
村上春树说:“作者应该是最后一位谈论自己作品的人。”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当日本铺天盖地都是他的新书宣传海报时,他自始至终没有出来接受一家媒体访谈。简体版虽然刚刚上市,但已经有很多死忠粉早早买了日文版先睹为快,我们综合了这些读者意见以及日文网站上的评论,并采访了《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之年》的中文简体版译者施小炜,为大家呈现一个更真实立体的村上春树和他的“多崎作世界”。
日本读者评论
销量爆棚,那读者读完这个故事后又是什么评价呢?从日本亚马逊上的留言来看,读者呈两极分化,有人激动地标注全五星,高喊“村上大叔,让我重拾自信”,也有人感觉不过如此,少了村上以前的味道。
正方:可当推理侦探故事来读
有满满的正能量
由于小说一直围绕着最大的疑团“多崎作为什么被4位好友集体抛弃”展开,情节层层推进。很多读者认为可以和推理小说媲美,悬疑惊悚,读来畅快淋漓。结局是主人公在女友的启发帮助下,慢慢找回了答案,并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在大家看来更是正能量十足。很多原本生活平淡,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从多崎作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反方:是孤独小职员的妄想小说
还带有乌贼的臭味
有趣的是,评价页面置顶的是一条长达6000多字的差评,标题为《这是一本关于孤独小职员的妄想小说,还带有乌贼的臭味》,吸引了众多读者围观,目前该条评论下投票跟帖的就达到24384人。更神奇的是,很多人留言,就是看了这条搞笑的爆火“吐槽”直接买村上的书来读的。该评论称:“小说最后多崎作在等待恋人沙罗的电话响起,穿着橄榄绿的西装,一边喝着威士忌,天哪,橄榄绿那是屎绿啊。这品味也太差了吧,还自言自语:好孤独啊。他孤独还打扮成这样。如此做作的家伙,真让我无法情感代入啊!许多剩男感慨,真想被沙罗这样的女性拯救,天哪,原来这本小说就是孤独上班剩男们的幻想啊,你要修几辈子才能碰到这样完美的女友。”
译者施小炜谈他眼中的“多崎作”
这样的友情每个人的青春期都会经历
施小炜读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之年》,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学雷锋小组的解体过程”。“哈哈,这是开玩笑的说法。”他笑着说,“因为多崎作和另外4位朋友结合在一起,最初就是因为一起做公益社会活动,变成友情联盟。后来随着大家个人情感的变化,人性当中出现了难以摆脱的自私一面,导致昔日非常美好的东西刹那崩溃。情感坍塌时,对团队中每个人的杀伤力是不同的,有人可能被正面击中,花了十几年都难以修复,有人可能只是皮外伤。像主人公多崎作就是受伤害最大的一个。其实,人与人的情感,尤其是青春期的友谊和爱情,这些每个人都会经历,都会有同感。”
多崎作就是村上春树自己?
还有一些细心的网友对比书中的多崎作,认为读出了村上春树自己的影子。出身中产家庭,学校普通、成绩中等、性格温和、生活平淡,中规中矩不出挑,总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粉丝感慨:这不就是青春期的村上春树嘛!
施小炜认为,“读者这样联想,并非没有道理。每个作者笔下的人物,都可能是自己的分身。”
村上春树在跟松家仁之的长访谈中,也聊到自己的少年时期和家庭。“我出生在夙川、芦屋那一带宁静的住宅区里,是个所谓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所以没有兄弟不和,家庭也不存在问题,学校里的成绩虽然不算好,也还算平平,读书、听音乐、和猫玩,就这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平平淡淡过着日子。学校是普通的公立学校,有些朋友,也和女朋友约会,常在外面玩。少年时代平安无事,一句话,没有一件想写成小说的事情。”
直到29岁的某一天,他忽然觉得“啊,好像能写啦”。就这样,在写的过程中,村上春树不断审视自己的过去,才明白:“我发现,幼儿时期、少年时期,自己绝不是没受过伤害。一个人,无论是谁,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受到损伤,只不过自己没有注意罢了。”他说自己书中登场人物受到的伤害,虽然被极端地放大与夸张,但也有自己的投影。“我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了这一点,能设想,自己也许便是如此的,所以才能把故事写得真实。”(潘卓盈 特约翻译 刘洋 小董)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村上春树新书评价两极化 被吐槽“有乌贼臭味”: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