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断裂成两半
作者:郭艳
读村上春树,最好是洗完澡,冲一杯浓浓的咖啡,靠在舒适,如村上所言有品质的沙发上,放松心情,凝练心智,和村上一起游历冷酷仙境和世界尽头,我是从这本书开始的。
对于已经过了青春晚期的女性来说,读村上无论如何算不上什么时尚,更何况每日的功课是照看孩子,整理房间,外加为了生存外出上几天班,对
于这样深植于生活深处的女性来说,村上仅仅是一个略带时尚的的名称。几年前,百无聊赖,翻开《挪威的森林》,无法看下去。这样说,肯定会招来村上粉丝的口水,当然,村上粉丝一般多具备村上的优雅,可能会把口水咽下,投来漫不经心的一瞥,潜台词:不是一路货色,道不同不相与说。
三年之后,在女儿的酣睡中,读了几本村上的小说,即刻便知道:自己不会成为村上迷。但是,村上的确让我手不释卷,读罢一本小说,往往会沉浸在村上的意境中,一种怅然若失,或者说怅惘之中,心智在短暂的迷蒙中,竟然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幻境。心里经历着青春期之后少有的痛灼感,心智却在捕捉村上小说中的蛛丝马迹。
村上吸引了我。村上让人思索和当下有距离感的一切,在世俗的生存中,停顿片刻,思考一些与现实生存法则背离的元素。
读村上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是,人生不是太忙碌,有一点偷懒的时光。二是,必须有逃避人生的心态,你可以是非常投入生存与生活的人,但是,在根本一点上,生活与生存并非是你人生的全部,而仅仅为你逃避人生提供了一种物质的保障。三是,你必须由衷喜爱现代物质主义的生存方式,享受咖啡、雪茄、音乐、电冰箱、沙发、淋浴、美食、葡萄酒……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但又是一个有点唯美主义倾向的小资。四是,你对于这人生仍然有某种难言的不满足,而村上则让你的智力在小说的虚构世界中,信马由缰,纵情驰骋。并且,在最终的意义上,思考自己何以会如此生存的理由。只有具备了前三点,你才能够进入村上的世界,只有拥有第四点,你才能够成为村上铁杆粉丝。
他是一个冷静的体验者,他身历其境,往往是其中的优秀者。优秀的计算士,有良知的小学教师,即便做文字清理工,也是一流的水准与品质。在村上的小说中,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并非是全景式的,而是个人体验式的。
冷静的将自己断裂成两半,这是村上的残酷,又是他作为作家的聪明之处。古典或现代的经典,无一例外追求人性的和谐,或揭示人性的不和谐,总之,先假定人性应该是具有某种统一性的。而在村上这里,人性在未被写进作品时,就被分成了现实的“冷酷仙境”和可以想入非非的“世界尽头”。人性的分裂成为故事的叙述原动力,在世界的这一侧,村上描写现代人的生存感受,是如此体贴入微,沁人心脾,生活在此处,就是一种绝妙的享受,一场酣睡,一顿美味,哪怕心情沮丧的时候冲一个热水浴……没有太多的兴奋、快乐和激动,拥有的是平和的舒适、愉悦和饶有趣味。在世界的另一侧,生活在别处,村上极尽想入非非之能事。一般借助主人公自己的奇遇,或是用几个女性与男主人公这个独异个人的交往,构建“世界尽头”的种种奇思妙想。借此,表达人格另一面的精彩纷呈的想象力,乃至人性可能触及的幽冥世界。
最让人郁闷的是结局:世界尽头的小镇是“我”自身造出的。这个令人不堪忍受的结尾,让人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人生总是在作茧自缚。冲淡宁静安详缺乏生命力的小镇,接纳了我,困惑了我,又惊醒了我。作为基本欲望的人,有心,就有关于心的痛苦与欢乐,激动与悲哀,即便必须经历死亡这件事,也是作为有心的人才能经历的事情。而在永生的小镇,失去了心的自我,在不断地找寻心,在寻找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影的告别,最后回到原初的森林,寻找生命的印记以及某种意义。
可能,命运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当一个人认为命运已经被规定,自己正在路上急行的时候,生命被时间的流逝所消溶,岁月镕金,而人生的意义正包容在这一切中。此时,有人告诉你,生命就是用来浪费的。所有生存的意义,霎那间,灰飞烟灭。茫然中,或许,会向村上投去无限认同的眼神,那么就暂时在村上的世界驻足,在浮生中悄声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将自己断裂成两半:等您坐沙发呢!